燕地小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孙大有,重启之人生征途,燕地小五,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恩,信得过你,大哥。我把钱取出来,给你送家去。”张小寒说。前世,张小寒在外地的产业受人恶意打压资金链断裂,借贷无门。为了不让多年辛苦化为流水,只能回老家来碰碰运气。求到了当时的安前县企业家联会,虽然没见到孙大有,但联会还是先后三次扶持他过了难关。这恩的报、这情的还,更何况前世许多人都靠着孙大有的抬会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好,你越快越好啊!客气话今儿我也不多说,日久见人心。我还得再走几家看看,我也不多留了,就走。”孙大有也没说场面话,也没表现出激动啊什么的神情,走的是干干脆脆。

看着风风火火走了的孙大有,张小寒是哑然失笑,估计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模样的孙会长了吧。

张小寒在琢磨着孙大有和他的那个标会。

孙大有是个成大事儿的人,辛庄子乡,甚至于安前县,乃至滨海市都有无数个版本的传说。

孙大有的传说,一般都是从1976年河北唐山那场大地震开始的。当兵的孙大有所在的部队受命开赴唐山抗震救灾,但也就是在唐山他被部队除名的,据小道消息说是因为他偷藏从死人手上撸下来的手表,按规定这都是应该上缴的。

被部队除名的孙大有回乡后,丝毫没有羞愧的觉悟,该干嘛干嘛。甚至不该干的也干了,譬如组织抬会。

抬会这东西在华北几乎是没有的,它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江浙、八闽尤为典型。可能是在部队上孙大有接触过抬会,反正被部队除名的孙大有在1978年组织并运行起了他的抬会。

孙大有组织抬会的目的很简单,缺钱。

孙大有用抬会筹集到钱,只身跑到了山东威海去背座钟。那时候农村是真的穷,结婚唯一的大物件就是座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所谓的三大件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流行的。结婚的时候有一个用红布包头的座钟摆在屋子正中柜子上面,那是让人羡慕的事儿,也是这家日子过得红火、有家底的象征。

那年头统购统销买什么都得凭票,在农村布票都是个稀罕物,就不用说什么钟表票了。所以有日子过得好的想买,因为没票也买不到。

那时候农村除了婚丧嫁娶,平常把钱那都是穿肋骨上过日子。但眼看着儿子要娶媳妇,一般的人家都得露一露富,这样才好招徕媒人上门,娶到全家称心如意的好媳妇。于是,座钟就成了乡人的谈资:“哎呀,这孩子眼看着就要结婚,想买个座钟还没票,这有钱花不出啊!”

可能是孙大有听多了这样的话,于是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威海钟表厂的介绍,于是他马上组织了第一次抬会,于是他开始跑威海背座钟。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于是辛庄子跑威海背座钟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辛庄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地下座钟交易市场,于是孙大有抬会的会员越来越多,于是陆陆续续的有人开始做别的买卖,于是辛庄子、辛庄子人的名声远播。

据当年一起和孙大有背过座钟的人讲的一件事,就能感到孙大有这个人的与众不同。

有一年,从威海买好座钟回家,正好赶上时近春节,火车票非常不好买,好不容易买到了火车票孙大有却加价把它给卖了。然后,他就开始装可怜求车站的工作人员,据说他兜里装着明天的火车票求车站的工作人员买后天的火车票,直到他买不到后天的火车票他才回家。据说那几天他挣了二百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

绫部若樱

历史名人再就业指导中心

卖花儿姑娘

明朝攻略手记[穿书]

颜小妞

请叫我救世主

野道妖风

千娇百宠

若磐

丹田有点田

会魔法的宝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