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荣耀,烽火十国,青璃居士,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节度使府署议事厅,李源率一众文武齐齐拱手行礼,随即分列两旁让开一条通道,郑王李从嘉领着周行逢与张洎昂首阔步而入,身后禁军亦紧紧护卫,跟随三人走到议事厅匾额之下便止步分散,分列四周手按兵刃肃容警戒,排场十足。
“陛下谕旨!武平军节度使李源,及以下诸文武官员接旨!”李从嘉挺直身躯走到大厅中央,嘴角轻轻勾起,举起锦盒高声喊道。
李源淡定地率领文武官员齐齐拱手弯腰,高呼陛下万岁,静静地听候宣旨。
只见李从嘉煞有其事地面朝东方躬身福了一福,接着便打开锦盒,捧出圣旨来徐徐展开,开始大声宣读这道由南唐右相徐铉亲自代写的诏书:“门下,天下之本。呜呼!昊天有命,皇王受之。朕闻古来圣王治世赖有贤臣良将,周、召以降,有晏婴、百里奚、孙叔敖之属;汉有萧何、曹参、周勃往续。臣举则君正,将忠则王明,天下治焉!
然朕拂衣于舞象之年,抽剑于斩蛇之地,思国朝,忧州县,无有不谙。湖南之地,承国脉,位尤重焉,朕殊重之。
今有武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右千牛卫大将军李源,率大唐雄兵,镇千里之地,天生自德,熟达军务,效王以诚;平叛乱,安黎元,御蛮夷,攘大患。
朕闻辛李卫霍之将,咸分土宇;缙绅廊庙之材,共垂带绶。旨进李源朗州大都督之职,充武平军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封授怀化大将军衔、侍中,加上户军勋。赏钱十万,帛百匹......”
这一大串的封赏和名号,从官职到钱帛的赏赐无一不包,尤其是谕旨中华丽雄浑的行文,将李源这个地方节度使的荣耀和尊严写得极为夸大,连古时候的先贤名将都搬出来作对比了......
放眼整个南唐,拢共不过十余名节度使,武平军从法理上实则算是所辖之地较小的一个,毕竟仅有二州之地。而撇去已沦陷的武安与静江二镇,武平又是唯一一个如今正逢战事的节镇,此种艰难的处境下,皇帝行封赏以激励,似乎倒情有可原。
“臣谢陛下隆恩!”李源的心中自然是压抑不住地激动,却又暗自觉得好笑,毕竟离上次在溪州接旨不过十日的时间,从如今这道谕旨中的用词,足可推测这两道谕旨定是前后脚发出,而后者似乎是皇帝李璟忘记了什么,才匆忙补上以安军心。
到底李源如今在名义上已握有节制整个楚地的军事大权,什么怀化大将军、侍中、上户军之类的,包括上次给的检校太师一职,统统是虚职压根儿无需在意,加的那些俸禄按照唐律的各种叠加抵消算法,还不如这十万钱来的实在。
至于朗州大都督这个名头,倒是弥足珍贵,毕竟这大都督头衔在南唐极少设立,几乎都是在大战之时特设,主要是便于军事统帅,能够名正言顺地干涉地方政务,以调动全部力量抵御外敌内患。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军权,楚地的一并民政亦正式统归李源执掌,如此倒教李源有些迷惘。自上回金陵面圣后,自己连同身旁的亲友部下,无不变着法儿地在暗示皇帝李璟已生忌惮,而朝廷的很多举动亦有所证明,可为何此次旨意却如此反常的大方?
常言道,帝王心思,深不可测,诚如是也......
“授仪仗,大都督印!”李从嘉面无表情地大喝道。
周行逢缓缓上前,将手中的托盘送上,李从嘉又捧过盘中红绸包裹的四四方方之物,郑重地交到李源手上,眼神还不忘朝这张年轻俊朗的面孔多瞟了几眼。不言而喻,这是沉甸甸的朗州大都督的大印,即日起也便是楚地最高权力的象征。
随后便开始交授仪仗,尽管半年前李源建节时已有过一次经验,但那时作为南唐新任节度使,所受的唤作“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节度使高于刺史,持双旌双节,实则是铜叶片制作的精美节仗,作为皇帝授予地方节度使的信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