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五寨堡动员出兵,回到明朝做千户,老白牛,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0章 五寨堡动员出兵
万历二十年六月二日公元1592年7月10日。
三月份时黄来福从老营堡回到五寨堡进入四月五寨堡发生一件大事就是副总兵黄大人纳了宣传队队长军匠少女刘玉梅为妾。
之所以黄来福会纳刘玉梅为妾这是钱氏和刘总旗夫妻二人游说的结果。母亲杨氏对刘玉梅也很满意她认为刘玉梅性情乖巧又胸大屁股大是个宜男之相将来肯定又能为黄家添个大胖儿子。
既然各方都这样说了黄来福也就纳了刘玉梅为妾。这个事情都在各方的意料之中早在几年前五寨堡各界就认为刘玉梅铁定是黄来福的女人了一直到现在才纳她为妾各人还有些惊讶呢。
刘玉梅倒也争气很快她就有了喜还有顾云娘原先两个通房丫头柳环和眉月也是相继有了身孕这让她们在府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进入七月五寨堡各个农场的小麦长势良好作坊兴旺形势一片大好。10日这天黄来福接到了兵部让他出兵的命令。
这些时间里黄来福一直在关注邸报上宁夏之战的情况。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当然知道这场后世名为万历三大征中第一征对历史的重要影响。而对于具体的战况过程他笔记本电脑中相关的历史资料都记得很清楚呢?
黄来福也知道宁夏之战前期的僵持情况朝廷肯定是要派大兵增援围剿的历史中山西镇曾出兵数千增援不知道兵部会不会也让自己出兵所有黄来福一直很关注。
今天终于等到兵部的文书了黄来福大喜当下他宣布动员。一下子这场战事成为整个五寨堡的大事不说五寨堡宣传组现在名称改为五寨堡宣传局快速启动起来五寨堡内外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就是整个五寨堡人人都在谈论此事。
兵部让黄来福出兵两千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五寨堡的将士们都是人人争抢着想让黄来福大人带自己出战在五寨堡杀敌斩首的赏赐极重去年的那场战中斩首数千人人都是有了赏赐这让各人杀敌的心情更是热切。
为了争抢出战的名额军中各人可说是抢破了头这让黄来福颇感安慰别的军镇士兵都是害怕出战只有自己的军队是想战敢战。
老营堡的原将士们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加上合理的营养才几个月就如同脱胎换骨了一般没有了以前的惰气代之的是军人特有的英武彪悍之气。现在他们的战士力虽然比不起黄来福的来福营但比起此时很多边镇军将的家丁们来说却是远远超过了。
所以黄来福分别从五寨堡来福营及老营堡镇虏营两营兵中各抽调一千战兵出来由两个千总马守宗、徐佑带领这二人原是五寨堡的舍人百户后在去年与蒙古人的战斗中积功升为千总。二人可以领兵出战自然是兴高采烈五寨堡各军官们也是个个羡慕。
黄来福又让江大忠领了三百家丁随同自己一起出战。
此外黄来福还让五寨堡掌管后勤的何如镇抽调两百辎兵又抽各农场屯丁八百人为辅兵领一千多马骡车辆随同后勤。这样黄来福事实上出兵三千二百人。
至于黄来福离去后的五寨堡问题由于堡内现在己经有了成熟的管理系统又有自己的老爹和众老军官坐镇这些人都是和黄来福一条绳上的蚂蟥并没有什么让人担心的。
按大明军队的规矩出兵在外作战粮饷都是双倍。五寨堡军队普通士兵平时每月军饷都是一两家丁二两。到外出战后普通士兵每月军饷就是二两家丁四两。五寨堡军队的辎兵和战兵待遇差得不是很远还有八百个屯丁辅兵每人每月也要一两银子。
依历史进程黄来福知道这场宁夏战事一直要到农历的九月才结束路上来去又要一个月。这样三千多兵光这四个月的军饷就要二万多两。
还有几千兵路上吃的军粮特别是几千匹马吃的粮食草料等更是巨大。还有路上的种种消耗加上得胜后回来的种种赏赐等黄来福估计此次出兵保守估计要花费十万两银子。还要祈祷杀敌不要太多否则斩首的赏银更是海去了。
眼下黄府中库存中的银两不是很多不过好在很快就要秋收了等回来后五寨堡各农场最少又会有几十万两银子的进帐此外到年底时五寨堡的各个作坊畜场还有外堡的种处农场矿产等到时也会有大把的银子入帐。
所以对钱的问题黄来福倒不会害怕他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没必要改变。黄来福认为钱赚来就是花的不是堆在库房内发霉的银子只有流通起来才叫银子。而且此次出兵黄来福可以很好地考察沿途各地商机随便打响五寨堡的知名度这些钱花得还是值得的。
黄来福代表山西镇出兵沿途官府当然要供给行军的粮草不过黄来福知道那些文官们让人震惊之处如果吃他们的那些人脸色难看不说怕自己的士兵们还要一路饿肚子一个月能有一天能吃饱就不错了所以这些粮草供应黄来福还是自己出钱解决算了。
三千多人军队的粮草后勤黄来福只出一千辎兵辅兵当然只能料理下随行大军的武器装备还有一部分的马料粮草等。要知道现在大明各处的路况极为不好不比五寨堡平坦结实的水泥大路可说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路上基本上只能行独轮车行三轮马车都非常坚难更不要说行四轮马车了。马骡还有独轮车的运输量都非常小而几千人吃的粮草是海了去了如果只靠一千人马推拉的话不知道要拉到哪一天。而如果出动上万人运送粮草的话这笔花费又是非常的惊人太不划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