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2.第52章 可汗忧虑,江山战图,高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江山战图 !
突厥人原本是草原之主鲜卑人的锻奴,专为鲜卑人打造铁器,在冶炼上有着很高的技艺,随着鲜卑势力不断南下而渐渐和汉文化融合,鲜卑对草原的控制也慢慢减弱。
柔然势力顺势而起,但柔然的强大只是一时,很快便被装备犀利的突厥人击败,当隋文帝统一天下时,突厥也成长为草原之主。
随着大隋帝国的强大,不可避免地和同样强大的突厥发生了碰撞,突厥帝国和大隋几次战争都以惨败告终,大隋改变了策略,使突厥最终被杨坚的分化谋略所瓦解,分裂为东西两大势力。
启明可汗被隋朝扶植登基汗位后,便臣服于大隋,对大隋始终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也是大隋和突厥关系最密切的一段时期。
不过随着启明可汗去世,他的儿子阿史那咄吉登位,成为始毕可汗后,大隋和突厥的关系便又渐渐走向冷淡。
尤其随着隋王朝内乱渐起,对突厥的防御削弱,拥有百万披甲士的强大突厥,难免会生出非分之念,开始窥视南方。
不过此时两国的平衡还没有被打破,始毕可汗还碍着父亲的遗命没有和隋王朝撕破脸皮,两国关系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变化之中,大的争端没有,但各种小动作却不断发生。
突厥王庭位于漠北草原的黄金地带,西面是于都斤山脉,而东面是肯特山脉,北方波光浩渺的北海,也就是后世著名的贝加尔湖。
在两条山脉之间的数千里草原上分布着几大水系,有了水的滋润,数千里草原上牧草丰美,成为了草原民族几千年来最富庶的天国圣地。
无论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还是后来的蒙古,只要成为草原的主人,这里必然会是王庭所在地,今天,这里叫做乌兰巴托。
突厥王庭便位于额根河畔,方圆三百里之内生活着近一半的突厥人。
在上万顶突厥大帐中间,有一顶巨大的金顶穹帐,这便是突厥王帐,四周有上万突厥勇士护卫。
此时在王帐内,跪着一名身材魁梧的万夫长,他深深低下头,满脸恐惧之色。
年轻的始毕可汗正负手来回疾走,脸上明显有怒容,尽管没有大发雷霆,但周围的侍女和卫士们却吓得战战兢兢,他们都知道,可汗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暴怒,而在于一言不发的阴狠毒辣,
始毕可汗身材不高,宽大的肩膀上扛着一个硕大的头颅,宽额头,紫色的大脸庞,扁平鼻子,一双细长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但此时眼睛里没有了狡黠,而是一丝令人胆战心惊的狠毒之色,俨如毒蛇在即将要发动攻击那一刻。
“请可汗再给卑职一个机会!”跪在地上的万夫长颤抖着声音道。
他叫磨拙,也是突厥王系阿史那家族的成员,是始毕可汗帐下八大万夫长之一,掌管一万近卫军。
去年当隋帝杨广再次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之时,已经难以支撑的高句丽王庭恐惧万分,恳请突厥发兵支援,并表示愿意将所有的隋军遗留物资全部奉送给突厥。
第一批物资是三十万件兵甲,包括十万柄战刀、十万支长矛和十万套盔甲,这些都是第一次高丽战争中隋军的遗留之物。
始毕可汗便派磨拙率军去接受这批武器,但这批兵器在进入草原后便离奇失踪了,连同运送兵器的数百辆大车和五百名高句丽士兵全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磨拙的责任,是他军队负责接应车队,他却失职了,始毕可汗给了他两次机会去找到这批兵甲,但磨拙却一无所获。
始毕可汗摇了摇头,“我就算给你十次机会,你也找不到,因为你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
他走上前一步,阴阴地盯着磨拙说道:“你知道我怎么处置不顺我心的手下吗?”
磨拙吓得浑身发抖,牙齿咔咔直响,“再....再给我....一次机会。”
始毕可汗一挥手,“把他推下去,剥了他的皮做鼓!”
十几名士兵如狼似虎般冲上前,拿翻磨拙便向外拖去,磨拙也豁出去了,大吼大叫,“咄吉,你是想吞掉我的部落,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哼!你说对了,给我拖下去。”
士兵将磨拙拖下去,磨拙骂声不绝,始毕可汗仿佛吃了一顿美餐,心情稍微松快了一点,毕竟磨拙的部落也有数万人,也算是给自己一点补偿吧!
这时,旁边军师宠臣史蜀胡悉笑道:“恭喜可汗又收编一大部落。”
始毕可汗眯眼一笑,“这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的建议,我怎么会找到借口杀他?”
但想起莫名失踪的数十万件兵甲,始毕可汗眉头又皱成一团,刚刚平息的怒火再次升起,他负手走几步,又问史蜀胡悉,“三十万兵甲之事怎么办?”
史蜀胡悉笑道:“可汗,我推断兵甲失踪一定和拔野古部有关,其实兵甲倒不重要,找到借口铲除这个通隋的拔野古部才是关键,只要我们找到拔野古部隐藏兵甲的证据,我们就可以发动对拔野古部的战争,让别的铁勒部落也无话可说,这才是重中之重。”
始毕可汗点点头,“你说得不错,拔野古部暗通大隋,令我深为恨之,若不灭了它,不利于我突厥向俱伦湖扩张,也不利于我吸纳大隋人口。”
“说到吸纳大隋人口,卑职还有两个建议。”
“说说看!”
史蜀胡悉缓缓道:“第一个建议是封锁西线商道,逼大隋商人去走东线商道,这样,大量河北的隋朝逃民就可以跟随商人进入突厥,一旦可汗灭了拔野古部,就把北逃汉民安置在俱伦湖一带。”
“说得好,然后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