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亚马尔半岛(2)
棠花沾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亚马尔半岛(2),逃婚后我和前任领证了,棠花沾衣,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男人唤做张岳,是《国家地理》项目组亚马尔半岛这边的成员之一。声音听着很年轻,像个大学生,摘下帽子,发现他应该年过三十,眉目刚毅,颇有几分反差之感。
他和肖琼性格相仿,都是自来熟,两人称兄道弟的,看上去关系很不错。
除此以外,他还带了个人,也是项目组的成员。他的性格则内敛一些,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几人过去的时候,才眼神示意,算是打过招呼。
两人各开了一辆五座的牧马人吉普车。
前面担任领队的这一辆通体漆黑,点缀着红色,前端和后方都装上了各种各样的led灯。经典的黑色配上张扬的红,低调又不失大气,看得肖琼吹了声口哨:“好酷!”
张岳得意一笑,“改好没多久的车,还没载过什么人呢。你小子有福了。”
肖琼哈哈大笑:“只要不是坐雪橇,现在我什么车都能坐。”
他这话可说得一点没错。
车里宽敞舒适,皮椅也是柔软的,几天颠簸的旅行让几人几乎没合眼,眼下总算上了辆人坐的交通工具了。
张岳很快就完成了队伍的分配工作。
陈主编、洪教授和余大哥跟那个男人走,肖琼、沈西陆、唐之秋和他坐一辆。
肖琼非常自觉地去了副驾驶,把后排留给沈西陆二人。
张岳和他交换了个眼神。
唐之秋兴致勃勃地拍照。
这辆吉普车确实拉风,雪地是一片纯白色,冰原上也覆盖着雪,黑红的吉普车便成了旷野中的亮色,十分引人注目。
她调整角度,录了一段视频。
此番举动引起了肖琼的注意,他兴冲冲地喊道:“大家都别急着上车啊!来车这边合个影,纪念我们终于从朗伊尔城到了亚马尔半岛!”
几人都没有异议。
唐之秋主动道:“我来给你们拍照吧。”
这些人是同事,她是托了关系蹭车的局外人,不该出现在镜头里。
“去去去,”肖琼瞪她一眼,“相机自动拍摄给你是干嘛的?亏你还是个up主,一点都不专业,回头让余大哥多教教你。大家都得入镜啊,一个都不能少,这可是里程碑式的合影!”
然后把唐之秋往沈西陆那边推。
唐之秋:“……”
路面太滑,她差点没站稳,沈西陆扶住了她。
他的目光似笑非笑,难得看出一分戏谑,问她:“站得稳吗?”
唐之秋:“……”
站不稳也不要抱,别做梦了。
她把沈西陆推开。
余大哥摆好了三脚架,给他们比了个“OK”的手势,肖琼急忙招呼一群人站好。
结果唐之秋还是站到了沈西陆身边。
“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在镜头里。
前往居住区还有一段路。
吉普车行驶在雪地上,只有一条无数车辙碾出来的“路”,周围是一丛丛苔原植物。
远处零星可见一些建筑物。
张岳充当向导,边开车边介绍,“这里早期设立了很多军工、重工企业,是前苏联的能源库。企业工人、驱逐者、土著共同构成了亚马尔半岛的居民。前几年又在这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中俄签了个冰上丝绸之路的项目,中国面孔也变多了。”
有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这第三条,便是以亚马尔等北极地区为中心的冰上丝绸之路。
“喏,”他示意几人看窗外,“那边就是开发基地之一。不过那是俄罗斯的,跟我们没关系,我们还在更远的地方。这不是到十一月了嘛,天然气的最佳开采时间就是冬天这三个月,最近过来的工人都变多了。”
的确,冰原上远不止他们这两辆车,不少大型吉普车载着工人开进来,留下深深浅浅的车辙,将这里衬得很热闹。
唐之秋好奇地凝视着那些背影。
沈西陆似乎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低着头,专心敲击着手机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她凑过去看了一眼,长串由英文字母组成的公式让她头疼不已,不由得问道:“你在干嘛?写论文?”
他不是个教授吗?说起来这教授还真是清闲,推了几个月课跑出来出差?
沈西陆言简意赅:“还债。”
唐之秋:“???”
她听不明白沈西陆在说什么,债主肖琼却是忍不住啧了声。
姓沈的,为了喊他帮忙制造和唐之秋单独相处的机会,面对平时最讨厌的东西都不嫌麻烦了。
啊,唐妹妹就是他的救星,他要好好助攻,多多压榨沈西陆!
穿越这一块俄罗斯基地之后,又是大片大片的无人荒原。
车平稳地行驶着。
太阳不知何时被云层遮蔽,窗外开始飘起小雪,再加上道路难行,于是车速被无限放慢。赶路依然是漫长又无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