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光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第二十二章,真假侯爷,蜃光阴,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十二章总督之女

哄好了发妻,王总督问下人:“去定娘那里看看她在做什么?让她换好衣服,随我去见贵客。”

又问小厮:“其他人可都准备好了?”

陆氏便说:“早便妥当了,都在厅中候着呢。若不是皇子先休息,刚才便都见了。”

不知什么原因,陆氏自生了窈窈后,肚皮便一直没动静。待到庶子都出来两个了,她没办法,一咬牙便把贴身丫鬟开了脸,让王温舒收用。

这丫鬟也争气,第一胎便得了大胖小子。待养到一岁,离了乳,拿了赏银自请去乡下庄子颐养。

男娃则被陆氏认在膝下,便是王温舒的嫡子,今年只得五岁。

陆氏虽然疼爱嫡子,不过日常里反而更偏宠女儿些,王温舒知她心结,便也对窈窈格外用心。阖府上下男孩女孩都越不过她去,反倒把这女孩儿宠得越发胆大包天。

原本贵客临门,三位公子便都候在偏厅,等着时机到了,由父亲为皇亲引见留个印象。

谁知八皇子从淮安府出来,便中了暑气,王温舒赶忙先让三人到府宅里休息。又请了大夫瞧过,委实是旅途劳顿所致。

不过八皇子虽然体虚,其他两位可都还好。

这不,待几人梳洗毕了,王温舒便要带家眷拜见一下,全了礼节。

总督大人等着女儿过来,看到发妻似有所思,便问:“在想什么?”

陆氏摇摇头:“窈窈那事,我曾觉得不过是和尚讨个赏钱,不想现在来看,倒真有几分机缘。”

陆氏说的这事,便是她迟迟怀不上孩子,曾去能仁教寺算过命。

那寺庙便在淮安城外东北处,始建于南朝,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李朝曾叫过福业院,前朝时又曰报国院,卫祖时也曾唤作承天院,可见颇有些气候。是卫帝登基后,才又改称能仁教寺。

这些年总督府在寺庙捐锱颇多,彼时方丈说,有一位大能游僧正在寺里挂单。

那僧人给陆氏相面后言说,她生的女儿命格极贵,而她福气未够,所以才再怀不上。

虽然陆氏那时将信将疑,不过却也促使她下定决心让王温舒收用丫鬟。后来又过了这许多年,果然仍未怀过。

彼时陆氏觉得自家女儿和皇亲国戚扯不上关系。

便是今日里皇亲要来,也是家中几个公子哥能见,哪里巴巴地把女儿特意引见去的。

可这八皇子一晕,已经住在主人家里,主人带家眷去拜会便十分合理了。是以陆氏这会儿,才觉得此事十分玄妙。

王温舒微微一笑,待要说什么,门外已传来了女儿窈窈的声音。

“爹!娘!”王定娘个头高挑,身姿轻盈,又因家中并不拘束,生得十分活泼。往日站在一众女孩儿间,仿若仙鹤起舞,将飞未飞,其他女儿家皆不如矣。有如此姿容,也难怪得王温舒喜爱。

王定娘此刻已把外出时的男子妆容洗去,仔细描了眉,抿了口脂,又轻擦了些腮红。

如此便得赞“眉将柳争绿,面共桃竞红”。(注1)

不同于江南一众西子捧心般婉约的女娘,而是属于怒放芙蓉一般明艳的美人儿。

公子们也都到了,王温舒便起身,带着家人去拜访贵客。

首先去的必是居三屋正中的皇长孙卫承卓之处,卫承卓乃是当今太子嫡子,卫帝真龙之孙。不同于八皇子实在体弱,卫承卓路上不愿意赶路那纯粹是觉得疲累,逃避罢了。原本他身材肥硕,还不堪看,因得这次旅程,倒清减不少,反而健康许多。

卫帝及子孙皆高大,把这卫承卓皮相又抬了几分。

王温舒拜见过皇孙,又为家人引荐。卫承卓牢记贵妃吩咐,对总督和陆氏礼貌有加,主宾皆宜,相谈甚欢。

王温舒又为皇孙引荐长女、嫡子、庶子,卫承卓定睛看去,只见一初笄女子,娉娉袅袅向他行万福之礼。待那女娘抬头,恰似柳摇花笑,韶颜稚齿,美艳大方。

卫承卓哪还顾得上看嫡子庶子,口中只嗯啊应着,眼却一直在定娘脸上打转。

总督大人此来还有一事要说,便是晚上在船上定了酒宴,给三位皇亲接风洗尘。

卫承卓自然满口答应。

待退出房来,王温舒和陆氏对望,面上皆有喜色。倒是窈窈撇撇嘴,似是不悦。不过女儿亲事,都是父母做主,此刻父母顾不上问她意见,便要去往贺侯爷处拜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满溢温柔

公子琅上

无瑕

与孟生

月半小夜曲

多梨

六零医妻有空间

乐在当下

极道武学修改器

南方的竹子

二十七载

Rong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