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老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7 【给皇帝一个面子】,铁汉子,过河老卒,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铁汉子 !

杨格锐利的目光逼视下,康有为颇觉压力,心念电转间委实难以决定。

“依本镇看,此折不递也罢。”

康有为觉得压力稍减,拱手道:“还请镇台大人赐教。”

赐教?对,本大人还真要对这两位今后的理论家、空想家赐教一番!如他们那般搞维新变法,乃是死路一条。

“《马关条约》和三国干涉还辽,都已成事实,我等军人在辽东血战数月也无力回天,为何?国家积贫积弱,国人读书只为求得仕途出身,国人闭塞不知西洋列国之强、不知中日战事之急,三万万六千万国人尚在梦中未曾觉醒,何来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之说?又何来众志成城、移山填海之力?西方列强已经在工业**之基础上发展科学、实用技术,正在酝酿第二次工业**;西方列强的国民普遍都能入学读书、识字明理;西方列强在格致、数学、几何、社会科学诸多方面的研究远远超过中国,其研究成果能够很快的转化为工业能力和国家的硬实力。何谓硬实力?煤炭、钢铁产量,军械研发加工量产能力,民生所需工业品的生产、更新能力。本镇以为,先进之中国读书人应该抛开科举这条死路,走实用的自然科学、工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实践道路,刃,报著书开启民智,如此,国民才能觉醒,国家才有希望。二位先生,此乃本镇肺腑之言,但愿二位能听得入耳。所谓诌令鼓勇、迁都定志已经不合时宜,唯有考虑如何变革才是正途。”

杨格一番话,字宇句句都打进了康梁二人的心坎。

两人说到底就是接受了部分西学听闻了一些西洋风貌的旧式文人。在甲午战败之际,利用汹涌的民情民意上书朝廷,目的恐怕并不单纯。变革,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高在上的光绪皇帝也知道大清国不变就要亡了,可如何变呢?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只能任由洋务派去折腾趟路子。慈禧也是这般想法,否则在守旧官僚们动辄“祖宗体制”的包围下她也不会允许奕浙、曾国藩、左宗棠、丁宝祯、李鸿章大搞洋务了。而今洋务二十多年的大清国和维新二十多年的日本国在战场一碰撞,庞大的大清国输了!

此时,若有人把洋务二字换成维新二字来作为政治招牌,倒是能吸引许多无知之人的眼球。而实际呢?维新可以脱离社会基础、脱离发展国家工业能力实现吗?不能!理论和实际之间,不能出现断层,空言理论对国家无益此时的杨格也决不允许空谈者去骚扰光绪,给自己的实干添堵。

康有为躬身道:“镇台大人所言,在下二人心领神会却仍觉前途渺渺,还望镇自大人指点一条明路。”

“快要放榜了我看二位心志也不在榜上。莫如趁着滞京的机会做一点实事。几 我倒听说过一个举子投入武备学堂他也是广东南海人,姓陈名树泽。二位,此话不是让你们投入军旅,而是借鉴其实用主义,你们办个报纸吧 不管是否高中,这个报纸都是可以办理的。如果二位有意办报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报道时势新闻,启迪民智、引导典论和宣扬爱国主义本镇愿意出资相助并提供相应的便利。”

康、梁自忖,今科会试二人感觉不妙 多方打听的结果也是如此,今科谋求进士出身恐怕是无望了。眼下,圣眷正隆的杨镇台愿意资助办报,无异于天上掉下馅饼来砸在自己脑门上,哪有不应之理?

交换眼色后,二人齐声道:“在下愿意出面刃,报。”

“嗯,办报之前,二位还需跟本镇走一趟威京,沿途看看风土人情,看看当今移民实边之国策施行,看看军队整理,国家已经在发生改变了,你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办成报纸后能够助力于国家的改变,加速国家从弱变强的脱变过程。不知二位可否愿意跟本镇走这一趟呢?”

实际上,杨格还是有点不放心二人,故意拉在身边“教化”一番之后再委以重任。

康有为抱拳作揖道:“陈树泽能实干,在下二人也肯务实,愿追随镇台大人左右,出关游历。”

“收拾一下,明日午后在此会合。”

“遵命,告辞。”

杨格将二人送出大门外,回到正屋堂上,忍不住得意劲儿哈哈大笑。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变个屁啊!不,是没必要了,这事儿咱已经在做,而且保准比那几个傻愣愣的文人做的更好。康梁之类的人,年纪大了,真要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稍显迟了一点,只能办报纸,鼓吹变革即可,涉及政治之事莫要插手,插手就要坏事儿。

手里没军队,没枪杆子,怎么变法?文人造反,一事无成。因为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杨某人高兴了,曹文翰心里却不是滋味。一下子来了两个举人在镇台身边,那曹某人咋办呢?地位炭炭可危哦!

“统领,这二人也能成事?”

“能,有些事你做不来,他们能做,做到最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真没有底牌了

世末鸽者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

猪肉200斤

千里桃花正芳菲

教学老师紫霞

我的艺人邻居

青椒真好吃

异界之武力传说

半个书仙

我是腰王

爱吃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