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章:进学,穿入聊斋,南朝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心里暗暗发誓,要尽快在江州城内闯荡出一处基业来,然后把母亲和阿宝接进城中安置。反正他家在景阳村无田无地的。
进入江州城,陈剑臣目光闪动,四下张望观看——前身他也进过一两回江州,但都是走马观花,不曾对这座天统王朝十八州之一的城市有清晰的了解。不过如今既然自己在城中进学了,不了解可不行。
天统王朝,有十八州,江州为其中之一,管辖之下有九个县,共一百三十六个乡——由于景阳村隶属的正铭乡在江州城府附近,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县,而是直接归属江州城管。
江州城城墙俊伟,占地辽阔,里面街道纵横,十分繁华。不过江州两大官学,明华书院和清雪书院在天统王朝的官学中却仅属于下游水平,声名不显。比起南方的几座显赫官学大是不如,更不用提京城的国子监了。
明华书院和清雪书院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明华书院进学的是男生,而就读清雪学院的是女子。
——在天统王朝,女子也是可以读书进学的,只是不能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而已。
为此,女子读书的内容多为学书法、学礼仪品德、学诗词歌赋等,基本不涉及八股文制艺。
虽然说女子也可以上学读书,不过一般贫苦人家根本不可能把闺女送进私塾,大都是养到六、七岁大就需要赶猪放牛,帮忙操劳家事的了。
不说女子,就说男的,家境不好的话也上不起学。由此可知,多年以来,莫三娘为了供陈剑臣上学不知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累。
有钱有门路的家庭,可以直接让儿女进入县城的官学中读书,而普通的人则只能在乡下的私塾读书,两者的环境截然不同,教育水平也相差甚远。
故而,正式官学里考到秀才功名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乡下私塾。
明华书院是整个江州里最大的官学,它分为上院和下院,下院里就读的都是童子;只有考取秀才功名了的,才可以进入上院。
陈剑臣在童子试中三试第一,一举考中秀才,从而被明华书院上院录为廪生,在学院吃喝住宿一概免费,每个月还有十文零花钱。换句话说,他是公费生。而在学习期间表现出众的话,还有奖学金拿呢。
从这方面讲,进学读书并非坏事。
坏就坏在哪怕你是廪生,公费生,你依然得遵守书院的各项清规戒律。据说,明华书院的院规有三百八十六条,整整齐齐地刻画在坐落于大门口处的一座巨大的石碑上,抬头一望,都是“不准”、“不准”、“不准”……低头一看,都是“必须”、“必须”、“必须”……
这座石碑,就叫做“圣律碑”,有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在任何的官学内,门口处都会立着这么一座圣律碑。从而让学子们在进出的时候能时时刻刻看见,警醒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循规蹈矩的,按照圣人《礼书》上所写得做事情,不可越雷池一步。
陈剑臣翻过《礼书》,知道上面规定着数以万计的礼仪花式,并且严格规定了什么身份的人就得做什么样的礼,什么时候就得做什么礼,具体详细到,就连如厕方便的步骤都有讲究。
令人一看,就觉得眼花头疼。
陈剑臣现在就有点眼花头疼。
他的眼睛,已经看见了那笔直、庄重、高大的圣律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