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不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北伐之始(上),惊雷入汉,乾坤不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骏等一干人正自吹嘘,乍闻此言顿时额头冷汗直流,后心湿透,顾盼望去只见说话的乃是步兵校尉阮籍!这阮籍属于朝中老派臣子,当年的老派臣子在司马炎即为成为晋公之时因为失了先手,又见潘岳等人活跃朝堂之上,于是纷纷请辞告老还乡,这阮籍的年龄比谁都大,可偏偏却是留在了朝堂之中。
潘岳和杨骏等人当初还合计怎么打击这个“朝中遗老”,不想阮籍听说步兵校尉府中藏有好酒,竟然上书自贬为步兵校尉,整日迷醉,不理世事。大家本事把这个老家伙忘掉的,哪知道这抽冷子的一句话吓得众人几乎胆裂!
“阮步兵何出此言?”杨骏脸有怒色道。
“咦?杨大人最近几年屡屡建功立业,可愿为国家分担一二?”司马炎想起杨骏等兄弟三人最近几年屡屡因为功劳升迁,想来也不是没有才华之人,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时,若非阮籍语出惊人,自己还在困惑之中。
“啊……这……”杨骏见司马炎的意思如此,当下没了说辞。
潘岳见状眼珠滴溜溜乱转道:“淮上既有蜀军来犯,可使杨骏等人督淮上人马前往抵御,阮步兵乃是大才之人,可使其督办军粮为三军后继,如此淮上蜀军不足为惧矣!”
杨骏和潘岳蛇鼠一窝,见状也知道司马炎既然开口,此事定然不得推脱,想那淮上猛将无数,自己就算去了,也不过似前次一般远远躲在后方,战败了有他人承担责任,战胜了却是自己的功劳。而这阮籍用来督办军粮是再好不过,寻个过错,编个借口,便可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打这里杨骏好似担下天大责任般,甚是严肃的道:“微臣兄弟为晋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炎见状大喜道,如此甚好,河北之事自有司马伷叔父督战,虎牢有司马干叔父坚守,南方之事交由杜元凯,淮上之事交给杨文长兄弟,孤可以高枕无忧了!”
计议即成,司马炎自去休息,潘岳召集杨骏,杨珧,杨济三人自然密谋如何对付阮籍。阮籍手中一壶酒,晃晃悠悠出了晋公府邸,着街上车水马龙,城中繁花似锦,心中唯有叹息。边疆诚然还有智勇双全之士镇守,可朝中早无良将谋臣议事,蜀汉兴兵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这般草率的处置完毕,这一仗恐怕并不乐观啊……
只要想想在场群臣不发一言,任凭潘岳等跳梁小丑大言不惭,就知道如今中原世家对于司马氏,对于曹魏政权的不满和态度。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不是什么正直之士,反而是避世许久的酒鬼,如何不让人唏嘘感慨?
许昌门外,一名中年文士仰首望着城墙上笔锋苍劲的“许昌”二字,同样在感慨不断。若有熟悉的必然识得此乃当年被流放贬职的张华,自从被贬之后,张华潜心修书,足迹遍布中原各处,乃著《博物志》一书,所传甚广,名望颇著。然张华乃是被贬之臣,没有朝中传召,为何要回到许昌?
举步而入许昌城仍然是哪个记忆中的许昌城,只是城中的**之风已然达到了极点!朝中没有了栋梁之材,蜀汉偃旗息鼓,三年的时间让曹魏有所喘息,可朝中的贪官污吏,大员世家们在这“太平”时期早伸手在给地捞取钱财,积累奴仆,土地。
攀富之风盛行一时,说是恢复国力,倒不如说是给这些权势之家增加财富。张华足迹遍及中原,所到之处民生凋敝,田产荒废,比起战乱还有不如,的张华是痛心疾首!
裴秀等旧友都曾劝谏张华姑且认之,朝中朋党已成,人力无法挽回,此时唯有修身避世方是正途。可张华深感当年自己当年错听裴秀之言,没能在司马昭病榻之前揭穿潘岳等人,导致眼下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因此决意入京死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