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66【刀仔锯大树】,调教香江,王梓钧,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调教香江最新章节!
1983年5月下旬,张坚廷的《表错七日情》正式上映。
在另一个时空里,这部电影是邵氏影业由武侠片转向都市喜剧的敲门砖,并且以低成本制作大赚票房,是邵氏歇业前两年少见的亮点之作。
不过很可惜,康剑飞非常“英明”的投资了《表错七日情》,这部电影从此便与邵氏无关了。
在主要演员方面,男主角仍旧是钟镇涛饰演,女主角却由叶童换成了钟楚虹,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大增加,至于张国容和李媄凤只是客串而已,并没有多少戏份。
《表错七日情》上映的第一天,票房情况只能算还不错,但随后的几天却上座率却直线上升。在新时代院线22家影院同时上映,平均上座率最高达到了8成,即便是放在好档期也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一周的时间不到,《表错七日情》的票房居然已经突破了500万,让香港媒体和电影圈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与《表错七日情》同期上映的,有邵氏公司的《封神劫》、思远影业的《退休探长》等等,其中《封神劫》上映五天就落画,《退休探长》好些上映了两周。《表错七日情》的表现猛地实在不像话,半个月过去了还后劲十足,票房一路蹿高破了千万大关,而且还在持续吸金当中。
这可不是暑期档、圣诞档等好档期,《表错七日情》的票房已然是好得丧心病狂了。
有专业人士预测说,《表错七日情》至少会拿到1500万的本埠票房,排进今年香港的年度榜前十名是肯定的。
陈伯森专门在《电影双周刊》上为《表错七日情》写了一篇影评:“女主角的丈夫欠了一屁股债跑路,政府执达吏于是派了一个守卫二十四小时监视该女子。穷守卫与破产弃妇孤男寡女同处一室。渐由斗气冤家变成露水情侣……
这实在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无论是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没有什么突破性可言,结局也欠缺**感觉,简直平淡得有些过份。不过编剧兼导演的张坚廷。却能把握细节加以完美发挥,在平凡中玩出不平凡的效果,令到原本平平无奇的故事变得多采丰富……”
《工商日报》的报道却是换了个角度:“去年陈勋旗和高智森投奔金公主,对梦工厂影响颇大。高智森延续了康剑飞的成名作《开心鬼》系列,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校园喜剧导演,而陈勋旗更是康剑飞的得力臂膀。当时就有人预测。梦工厂这两员大将的出走会让梦工厂元气大伤。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麦当捷顺利接手《开心鬼》,余仁泰今年也表现不俗,现在张坚廷的出现,更加丰富了梦工厂的导演阵容……”
不管怎么说,张坚廷算是一炮而红了。仅凭《表错七日情》这一部电影,就直接跻身香港一流商业片导演行列。
康剑飞的心情格外爽快,他并不知道《表错七日情》在原时空里是今年的年度票房第五名,只知道这部电影应该是很卖座的。但票房高到这个程度,仍旧让康剑飞感到有些意外,算是难得地被惊喜到了。
在《表错七日情》试片的时候,新时代院线的那些影院经理们其实并不看好这部电影。基本上都只安排了七天的上映时间。但后来的票房反应让院商们不得不修改排片计划,安排在后面上映的一些小公司电影,纷纷腾出荧幕给《表错七日情》让路。
以现在的上座率来看,《表错七日情》在荧幕上呆一个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赵雅之穿着一条白色连衣裙,斜倚在沙发上剥着葡萄,曼妙的身材曲线展露无遗。她一边看电视一边说:“阿飞,我在tvb的合约还有小半年就到期了。”
康剑飞身上裹了件浴袍,伸着懒腰走过来说:“到期了以后,就把影视约和经纪约都转过来吧,我这边可没无线台吝啬。”
“我倒是没考虑钱的事。就是觉得继续呆在tvb很别扭。”赵雅之让出一截沙发让康剑飞坐下,自己则头枕着康剑飞的大腿吃葡萄。
赵雅之继续留在tvb确实很吃亏,自从《楚留香》两年前在台湾播出后,赵雅之和郑邵秋在台湾都大红大紫。《楚留香》在台湾火到什么程度?台湾当时甚至连办丧事,葬礼上宴客用的都是楚留香的主题曲。郑邵秋去台北还引起了交通堵塞。
两年前赵雅之在香港的电影片酬不过才10来万,但台湾的电影公司却开出25万港币的片酬请她拍电影。可惜tvb死活不放人,赵雅之只去台湾拍了一部片子就被锁在了香港,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郁闷的事情。
郑邵秋也差不多,由于在台湾爆红,他的片约比赵雅之还要多。但在台湾没拍两部戏,郑邵秋就被tvb叫回香港救场,搞得台湾那边的电影公司非常不满。
康剑飞拨开赵雅之脸上的一丝秀发,将一颗葡萄扔到她嘴里,说道:“只要你来梦工厂,我保证专门给你开一部大戏。”
赵雅之翻身起来,说道:“你把电视制作业务分离到梦工厂,好像最近的收视情况不怎么好看啊。”
“做什么事都是有起有落,总不可能收视率一直压着tvb吧。”康剑飞毫不在意地笑道。他把凤凰电视台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制作业务分离出来之后,电视台的成本开支直接减少一大半,但凡事有利有弊,也使得凤凰台在制作电视剧的时候,反应总是比tvb慢半拍,收视率也渐渐被压住。
而且制播分离过后,由于供货方和购货方都是一对一,这造成电视剧制作方产生懈怠心理——反正不愁卖不掉,制作出来的电视剧有质量下降的倾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