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白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台阁成,汉未央,悲伤的白娘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甲士起初颇为惊愕,随后架不住老者脸色一沉,只好硬着头皮围拢过来,同时心中感念不已。
随后,袍服士子见老者无意于饮食,于是见缝插针从怀中取出一面绢帛,双手奉上道:“桓公,出城之前刚刚收到桓侍中的亲笔书信”。
“喔?”,老者接过绢帛,不等展开来看,接着道了句,“看来鱼儿终于浮出水面啦!”。
绢帛上寥寥数语,老者一眼扫过后再道:“建康那帮肉食者知难而退,这时候终于想起了老夫!”。
袍服士子未曾看过书信内容,不好贸然答话,只听老者又说:“袁彦叔要随我去建康任职,万年呀,你在我府上任参军时候不短了,外放一郡太守如何?”。
方才昆明池边垂钓老者即为新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桓温,他口中的袁彦叔正是太尉府参军袁乔。桓冲被召入建康转任门下省侍中,袁乔便遵照桓冲的嘱托留在上邽镇守。
而万年则为太尉府参军孟嘉的表字,随桓温出襄阳,一路取武关,破长安。
一郡太守,那可是坐镇一方的实缺,孟嘉云胡不肯?
“一切全凭桓公决断,在下只有感激的份”,孟嘉回道。
桓温本来还想说他绝非独断专行之人,抬头看了看跟了他数年的孟嘉后忍住没说,所谓知己知彼,在孟嘉面前再说这些,反倒显得矫情。
“那就这样吧”,桓温最后说道。
可孟嘉偏偏这时候有了疑惑,犹豫再三问道:“方才听桓公的言下之意,难道要亲往建康不成?”。
“正是”,桓温肯定道,“老夫不带这个头挪挪窝,建康那帮人粟米下在锅里头却生不起火来”。
孟嘉觉得桓温这个比喻再妥帖不过了,一笑后说道:“大晋离开了桓公,可当真一事无成!”。
桓温揭下头顶上的斗笠不再言语,心里头对孟嘉的话颇以为然。
三日后。
大司马大将军桓温遣孟嘉赴上邽,调袁乔和驻守洛阳的颍川太守毛穆之来长安,将蒲阪的防务托付给长水校尉张弛,将洛阳的防务托付给步兵校尉朱江。
这一番摆布,显然在为他亲往建康就任做着准备。
也许天佑大晋,再不过五日,桓温刚让袁乔先行赴建康接掌卫尉之职,东边的燕国便传来一个大大的好消息——一代雄主,让燕国得以进军中原的皇帝慕容俊,于邺城驾崩。
慕容俊遗诏皇太子慕容暐继皇帝位,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评、太保阳骜和太师慕舆根四人为顾命大臣,但对慕舆根和吴王慕容霸伐秦之功只字不提。
据守平阳的太师慕舆根和吴王慕容霸闻讯紧急率军返回邺城,以应不虞,平阳城只留下数千守卒,根本无力南下以图河东郡和洛阳。
“天助老夫也!”,桓温闻报后心中大慰,仰天长笑道。
再于长安盘桓半月,桓温得知宣城内史,他的四弟桓秘已经赶赴建康就任北军中侯;而身在襄阳郡的太尉府司马王坦之,也已抵达建康就任城门校尉。
万事俱备,只等大司马大将军桓温入朝。
升平四年四月末,桓温自长安出发,至五月初至建康,入太极殿拜见天子,受诏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台阁首辅。
随后不两日,扬州刺史王述赴建康,就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
至此,七人台阁的班底终于搭就。
桓温不出长安,王述也不离扬州,巧合乎?有意为之乎?其中意味,各有各的解读,却是不便明言的。
到任之后,桓温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次辅褚歆和其它五位阁臣商议,将宣阳门内各部署衙搬出宫城,只留中书省一部。
他的理由很充分,说是四省六部一开,都在宫城内署政的话太过拥挤,不如迁往外城。但是考虑到中书省掌表诏,时常侍奉天子跟前,因而留在宫城当中图个省事。
此外,既然组了台阁,不能没有议政的地方,建议在门下省中设议事堂,供台阁议事之用。
其实桓温的真正用意阁臣们心里头彼此心照不宣,宫城之内属于郎卫的势力范围,而光禄勋陆纳这个人出身江左,桓温心里头实在没底。而外城由卫士负责卫戍,卫尉为太尉府出身的袁乔,这个人,桓温还是信得过的。
褚歆、刘琰和刘霄几个本来就心底无私,而且也知道更化改制的推动尚需借助桓温之力,哪有心思害他性命?
不过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桓温此举情有可原且无伤大雅,于是褚歆等人没有另起波折的横加阻拦,表态附议首辅桓温所请。
有了台阁的决议,中书省的动作很快,随后便拟诏详陈官署搬迁以及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一事,经次辅褚歆和首辅桓温署名之后呈与天子御批。</d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