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烟枪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搜刮开罗,三国小兵之霸途,一级烟枪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城外整顿好了军马的埃及首领及法老王们,他们进城来拜见刘易。

刘易对他们勉励了一翻,然后再命令他们,不日后他们可以对开罗城四周的城镇发起攻击了。

刘易要求,他们所攻下来的那些城镇,他们所获得的一部份钱财,必须要上交一大部份。另外,刘易要求他们要抓捕大量的青壮民夫。

除此之外,他们如何去干,刘易也懒得理会了。反正现在也难以真正的掌控好这些埃及军团,就由他们自己去制造混乱吧。

不管他们将埃及弄成什么样,待将来大汉帝国腾得出手来,调来更多的汉军,到时候就可直接铲平他们。

这也算是给他们的一个考验。如果他们严格接照汉军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那么他们应该等于是获得了大汉的认可。到时候,大汉真正统治埃及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好处。可一旦他们乱来,那么以后也有他们苦头吃。

但对于现在的刘易来说,什么的钱粮其实都是次要的。刘易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

在开罗城,刘易让人抄没了那些权贵之家后,并没有对那些看上去很一般的开罗城的普通居民进行搜掠。刘易而是通过让人去喊话,说明只要他们愿意为苏伊士大运河的开挖出力,那么就不会搜刮他们的居所。

如此,在开罗城也很快就征得二三十万的民夫。

这些民夫,刘易派出一定的军马,送到甘宁的手上。

其实不知不觉,刘易已经征得超过了百万的民夫前往支援甘宁的开挖苏伊士大运河的工作了。

这个时候,苏伊士大运河的开堀运动,已经搞得热火朝天,大有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

让甘宁高兴的是,早前刘易弄去的那大大数十万民夫,都是那些归顺了大汉的埃及人的青壮。他们并不需要甘宁派出军马去看押着开展工作,就只需要交待好他们的工作,他们就可以自行开展了。

当然,在粮食的问题上,是由汉军方面提供的。

别看埃及是产粮大国。可是他们这些埃及底层的民众,甚至是那些奴隶们,他们平时也是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现在他们虽然每天都为了开堀苏伊士大运河而弄得很劳累,但汉军方面真的并没有亏待他们,吃喝的管够。

不管是哪个帝国的民众,有时候就真的那么简单,他们就是为了能够有一口吃的,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不敢说他们爆发出什么的劳动热情,但起码,不用汉军监工,他们也都会按照一定的进程,在努力的开挖着。

另外,周瑜也的确给予了甘宁许多的助力。

许多事务,如果让甘宁去搞的话,甘宁恐怕真的未必搞得过来搞得好。但周瑜搞起来,却显得有点轻松自如。

给那些开堀运河的民夫提供吃喝方面就不说了。就说为他们提供工具方面,周瑜就搞得很好,他不仅找到了一个露天的铁矿,还立即调动了一批人手去开采,并且临时让人搞出了一个简单的冶炼厂房出来。

正因为有了这个冶炼厂房能够不停的产出铁绽,才能不停的打制出更趁手的工具。

百多万人手一起动手开挖大运河,工程进度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进展着。

另一方面,周瑜带来的测探人才,也确定了在哪里可以安置船闸,正在设计着大坝的建设修筑问题。

这个船闸,就不作过多介绍了。

因为红海与地中海的海平面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一个落差。

船闸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个落差的问题,让船只可以在两海之间航行。

现在还没有直接挖通放水,要等将整个苏伊士运河都挖好了,连通了之后才会挖通放水进入苏伊士运河。所以,要修筑大坝,修建水闸还是比较方便的。

这些自有大汉调来的水利工程的人才来设计,设计好之后,才让人开展修筑工作。

据甘宁与周瑜的估计,最多就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真正的挖通,就可以航行了。

刘易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大喜。

知道周瑜与甘宁两将完全可以主持好苏伊士大运河的开堀问题,刘易也就懒得再去过问了。

便留在开罗城,在开罗王宫内过过“法老王”的生活。

开罗城,几经战乱,其王宫其实也多次被毁。

现在的王宫,其实也并非是真正的王宫,只是在一所王宫遗址上仿古埃及王宫修建起来的。在建筑面积上来说,已经远不如古埃及王宫了。

但现在,也算得上是埃及的标志性的建筑吧,也一样的金壁辉煌,富丽壮观。

那留驻埃及的大都督,平时在埃及,其实也等于是过着帝王一般的生活。

其实刘易一直都有点念念不忘埃及艳后。

只可惜,现在的埃及,已经没有了埃及艳后,有的,只是许多有关于埃及艳后的传说。

王宫当中的一些典籍上,也找到了一些有关于埃及艳后的记述。

刘易让人翻译过来,才弄明白,在后世相当有名的埃及艳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女人。

其实,所谓的埃及艳后,根本就不是埃及人。

她只是一个入侵了埃及并在埃及建立了一个王朝的希腊人的后裔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兽

当时明月在

猪星高照

蛮民

超能强卫

彦小六

采花球王

球王BOSS

都市大天师

梦青丘

官医

耳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