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歧,大学士,衣山尽,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廷和连连摇头:“不妥。”
杨一清见杨廷和不答应,声音大起来:“这些贪腐的官员已经触犯了国法,自然有大明律制他们。难道首辅大人还有其他意见?”
“哎。”杨廷和又叹息一声,耐心地说:“应宁,治国可不是治军,一味用雷霆手段可不成啊!”
杨一清怒道:“首辅说什么,难道还放过这些贪官污吏不成?”
杨首辅伸手朝下面压了压,示意杨一清冷静,却说起其他的话来:“我朝官员的俸禄啊……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像你我这样的阁臣,一个月也只八十七石吧。”
杨一清不明白首辅为什么会说起这些,心中奇怪,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的确是比较微薄,大人请说。”
杨廷和接着道:“八十七石乃是实物,可官员们维持一家生计,处处都要用银子,全发白米可不成。家中奴仆的月份,手下官吏的薪俸,哪一样哪一种不是一笔浩大开支。可我大明朝四海升平,国家富庶。这物价嘛,就低得不成样子。等领到禄米,换成现银,中间却要损失一大笔。实际上,我朝官员都穷得紧啊。若不给官员们吃饱,他们如何给国家出力?”
吞了一口唾沫,杨廷和的喉结艰难的滚动着:“像王恕这件案子吧,牵涉进这么多官员。其实,很多官员的日子过得本就清苦,每年的冰敬和炭火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也是官场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不徇私枉法,朝廷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若将这条路也关闭了,这朝廷也维持不下去。这件案子中不少涉案官员,其实还算清廉,为政也颇有建树。若不分青红皂白,一网打尽,未免卤莽。”
杨一清大怒,腾一声站起来:“首辅的意思是放过他们,我们科举入仕,乃是为君为国为民效力,可不是为升官发财来的。首辅此话,杨一清不敢苟同。”
杨廷和苦笑:“一网打尽……哎,应宁,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我是老了,不成了,也干不了多久。实际上,我们内阁的三个老人也都累了,是时候下来了。陛下已命翟銮以礼部左侍郎入内阁做事,未来还有提拔几个新人。我是要走的人了,这个家当还得全盘交给你啊。应宁你想过没有,河工案一下子抓了一百多官员,再深究下去,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如此一来,六部为之一空,朝廷还如何运转?我们老家有一句老话,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句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事情,不能太认真的。”
不管是截留赋税,还是收受地方官员的孝敬,都是官场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百多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去的。如今,杨一清却要打破这个陈规,他还如何做这个首辅。杨廷和又如何能将这个胆子放心地交到他手里?
杨首辅只觉得心中一阵无力:“应宁,你把百官都得罪遍了,将来朝廷有事,谁还肯出力。我们做阁员的说到底子不过是一个裱糊匠,哪里有漏洞,就补哪里,又何必要分个黑白善恶呢?”
“谬论!”杨一清一声冷笑。
“应宁。”杨廷和还在苦苦相劝。
“这是谬论!”杨一清气得嗓子发干,也顾不得那许多,端起刚才张璁喝过的那杯茶,只喝了一口,就噗嗤一声吐了出去。怒叫道:“来人,这什么茶,都臭了,换一杯过来!”
“是。”一个小吏慌忙端了一杯茶送过来。
杨廷和一挥手,道:“我和杨相有话要说,任何人都不许进来。”
等那个小吏出去,杨一清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首辅,人心不足蛇吞象。圣人虽然说过,人之处,性本善。可这俗世中的人,又有哪一个没有私心,若放任不管,杨一清不认为那些贪墨的官员会良心发现。太祖时曾用严刑峻法惩处贪官,效果就不错。《醒贪简要录》上,太祖就说过,为官者既受朝廷重禄,尚无餍足,不肯为民造福,专一贪赃坏法,亡家果可怨乎?而今,我等若不出发犯官,而专一放纵,这官场还将糜烂下去,直到不可收拾。”
杨一清说得义正词严。
杨廷和软软地坐在椅子上,语气中带着深重的疲惫:“应宁……”
“首辅什么也不用说了。”
杨廷和:“老啦,心里不能想事,一想就觉得累。老朽准备过几日就向陛下行辞呈,请辞这个内阁首辅。应宁,你是三朝老臣,首辅位置更定是要交给你的。以后,你就是百官之首了。可你想过没有,若你借这个河工的案子将六部一扫而空,甚至断了官员们的生计,于国家又有什么好处,没有百官的拥戴,你还怎么主政。陛下一天天老成厚重起来,这个万岁啊,那是心气高傲之人,有主见,有手段。若效武宗旧事,一意摔性,没有了制约,这国家究竟要去向何方?”
杨廷和的眼睛里有一包老泪:“人老了,该撒手时当撒手,可我怎么就放心不下呢?应宁,我们做阁员的其实也没什么事,只要协调好各部堂,地方和中央的关系,百官和陛下的关系,就足够了。”
听到杨廷和这掏心窝子的话,杨一清眼眶突然有些发热:“首辅,你一走,把这么大一个摊子交给我,让杨一清任何承受得起啊?”他突然明白首辅让他放过一众官员的原因,那是怕皇帝乘机扩大皇权,膨胀到无人制约的地步。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却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