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四零章 为了赚钱,古代农家媳,忌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古代农家媳 !
因晾衣的竹竿不够,杨柳便在灶房里找了几条草绳子,拴在院子里,再将一条条洗净的被单晒好,然后用已经干了的洗衣棒拍打棉絮。这时候,大山一头汗,一脚泥的回来了,背上还背着一捆草。
杨柳开始没在意,待闻到艾草特有的气味,才有些惊讶的问道:“大山,你割这么多艾草做什么?”
艾草现在可是很少看得见了,就是好多人也只知道个名字而已,哪里真正有见过。杨柳就是那么一小部分的幸运人,外婆家就专门辟地了一块种植了些艾草菖蒲。哪怕是后来已经懒得自己动手包粽,但用艾草洗澡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杨柳也只是洗过几回,印象中艾草烧的洗澡水跟中药汤子似的,但并不难闻。
“要到端午了啊,早些割回来就不用跟人家抢。”大山捧了几捧野李子出来,舀了水开始清洗。
习惯了过公历日子的人还真一时反应不过来,杨柳一想,今天可不是五月初一了吗?
杨柳又拍了几下棉絮,道:“那也不用割这么多啊,不好割吧。”杨柳自然注意到了大山一脚泥巴。
“湖那边有一片呢,不难割,我还拣了几个野鸭蛋。”大山捧了一捧洗干净的李子走近杨柳答道。
杨柳停了手,先往大山嘴里塞了一颗,又往自己嘴里送,把核吐在手心上又转身扔进地里,道:“那可是运气好,野鸭蛋有营养,正好给你爹补身子。”杨柳的视线落在艾草上,忽然眼睛一亮,“大山你怎么不去卖艾草呢?”
“啊?”大山有些迷糊,艾草菖蒲都是采过来挂在门前的,做驱邪之意,等端午一过就拿来熬水洗澡。每年家家户户都要采一把,平时用不着的时候就是一些草,谁会用。这还能卖钱?
以前也有人有过这种念头,但乡下的直接动手就割了,大户人家大多要搞好关系什么的,也有人送。虽说割取并不幸苦,但顶不住卖不出去几把啊。卖不出去那就是草,还是牛都不吃的那种,所以渐渐都歇了心思。
其实若是肯动脑筋,就是一根草也是钱啊。杨柳觉得还是祖祖辈辈的农耕观念影响了他们,只想着靠自己认真幸苦的劳动获取钱粮。商人就是把东边低价买到的东西高价卖到西边,再把西边的东西卖到东边,这就显得有些取巧。读书人虽然在乡下人眼里地位很崇高,但他们并不觉得商人低贱,若是生活都难以为继,谁又会想到去读书?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从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不试试怎么知道了?”杨柳兴奋道,“大户人家不也得过节吗?用红绳绑那么一小把,卖出去了就当是零花,卖不出去咱们也没什么损失,你说对不对?”
大山高兴的“嗯”了一声,把野鸭蛋收到自己房里,背上背篓就打算再出去。只是弯弯腰动动刀,哪怕赚几文钱也还是赚啊。
杨柳制止了他,毕竟就算去镇上,最早也得明天,割早了再加上中午的暴晒很容易焉掉,最好是傍晚的时候去割最好。
大山听了话,又把他才割的放进灶房水缸旁边,家里常年都湿润的地方。
这一打岔,杨柳也有了主意,问大山:“粽叶在哪里摘?”
杨柳是南方人,南方包粽多用箬竹,叶宽,叶缘生有细锯齿。包的时候叶片轻转就围城一个圆锥形,再往里填充糯米等。这里用的芦苇叶,但多见于图片,杨柳并不是那种很典型的南方人,也不是什么鱼米之乡,芦苇叶见得很少。待杨柳跟着大山来到粽叶采集地,杨柳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这么窄,得要几片才能包一个粽子?
想到上次买伞的提议被拒,杨柳咬咬牙,拼了!
杨柳和大山各摘了一大捧捧在怀里往家走。
“可是五婶,有人会买吗?”大山怀疑。
卖粽子可不比卖艾草,糯米什么的,花费可不少。年年他都听到何氏抱怨米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