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辰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军前故人相逢,唐冢,天高辰远,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唐冢最新章节!
葫芦山,其实更应该叫作葫芦谷。背靠百丈大山,山前一大一小两个连在一起的谷地,谷口处山壁陡峭,只留了一条狭长的山径。
两个谷地中间的连接处,原本有一座寨子。杨家人来武夷山传教之后,这座寨子便越来越大。
由于此处乃是武夷山北面的入口,位置险要,在杨家人的用心经营下,百年来,此处已成了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关卡。
最前头的山道间,一座高达五丈的城墙,宛如一道天堑般切断了进入葫芦谷的通道。青黑色的城墙,全部由开凿出来的山石砌垒而成,山石缝隙间涂满了浆糊,异常的牢固。
城墙下,只开了一道丈许宽的城门,大门由百年巨木制成,上面裹着厚厚的铁皮。城门后面,堵满了巨大的条石,即使用最大号的冲车冲撞,也需花费莫大的气力,更何况,在这狭窄的山径上根本摆不下那般大小的冲车。
葫芦谷前面那个小一号的谷地内,地面上到处是挖好的陷阱。两个谷地的连接处,也就是原来山寨的所在之地,早已被经营成了一处繁闹的小镇,镇前同样屹立着一道更加高大的城墙,城墙上箭垛密布,巡逻的士兵在城墙上来回的走动着。
小镇上如今人声鼎沸,整整五千叛军精锐聚集于此。
“哈哈,杨兄弟,快来!小的们刚入山打了一只糜子,今日咱哥俩可以好好喝上一杯了!”
一道爽朗的笑声唤醒了城墙上正在沉思着的杨询。
此处乃是葫芦谷的第二道城墙,杨询转过身来,看着城墙下,那手提糜子,仰头看向自己的壮汉,眼眸深处露出一丝不喜。
“张兄且自去享用,小弟今晚还要值守,便不奉陪了!”
杨询言语冷漠,面上更无半分敷衍的客气。实际上,对于此人,杨询也用不着客气。
这一回,杨询乃是防守葫芦谷的主将,而这个叫做张克江的壮汉不过是他的副将。葫芦谷如今有精兵五千,其中将近四千人马都是杨询手下的亲信,这个张克江能够指挥动的也只有自己手下的一千人马。
当日,李易等人坐船从海路撤到了泉州,而当时身在高邮的杨询所部却没有等到一条水师船只前来接应,就连杨询麾下的何云等人也被李易借口水师缺人,调到了水师主力中效力。
没有水师接应,李易却只给了杨询一道从陆路南撤的命令。
要不是当初许辰派去接收高邮的周康,得了大哥的命令,没有阻拦杨询所部,只怕这四千人在撤离高邮的时候便要遭受一次惨烈的大战了。
南方各地府军虽然羸弱,然而千里南撤,途中艰险又岂是一言能表?
四千余人从高邮出发,撤到葫芦谷时便只剩了不到四千,战损超过一成,对于把这帮兄弟视作心头肉的杨询而言,这样的损失简直让其痛不欲生。
更为气人的是,当杨询领兵退到葫芦谷时,迎接他们的便是这个叫作张克江的大汉,还有一道李易命令杨询率部驻防葫芦谷的军令。
千里南撤,竟然无法回到权力中心!
而对于这样的安排,叛军内部,竟是一片默然。那些曾经被杨询当做长辈的人,此刻也都在泉州忙着争权夺利,巴不得杨询这个前任教主的公子回不去才好!
气愤的杨询恨不得宰了这个名为副将实为监军的张克江,然后率军杀回泉州去。
只是,他们杨家多年的夙愿眼看有了一丝成功的可能。不顾心中的梦想,一心快意恩仇,这样的事,杨询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气愤之下,杨询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守卫这个重要的关卡。
短短十日,杨询便彻底将葫芦谷的城防布置的妥妥当当。
这个名叫张克江的人,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心细如尘,胆大包天,否则也不会被李易派来监视杨询。当初,李易差遣他来此的时候,便已对其明说,若是杨询心无大业,那么他张克江便有性命之忧。可张克江却依旧爽利的应承了下来。
如今看来,军师的预计还是很正确的。杨询并没有一气之下杀回泉州,而是选择留守葫芦谷。
既然杨询如此选择,张克江自然也不会傻到冒犯杨询,他带来的一千人马,也都痛痛快快的全部交到了杨询手上。日常的军议,张克江更是一言不发,处处以杨询为主。
尽管杨询对其从未有过好脸色,可这张克江却丝毫不介意,依旧笑脸相迎。
张克江这番做派,闹的杨询连收拾他一顿的由头都寻不到,每日间也只好冷眼相对。
听了杨询的话,张克江随即笑眯眯的提溜着糜子走了。
城墙上,望着他的背影,杨询脸色沉重。
“这该死的家伙,也不知李易从那找来的,整一块滚刀肉嘛!”
听了少主的话,杨询身旁的黑脸少年同样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得沉默以对。
忽然间,黑脸少年惊讶的抬起头来,快步向后跑了几步,来到城墙靠北的一面,迎着山间的微风,鼻头耸动,眯着眼,细细的嗅了起来。
“不好!少主,他们来了!”
“不好,大哥,前面的敌人竟然是他!”
几乎同一时间,相隔不过数里地的两名少年,发出了相差无几的惊呼声。
“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